Saturday 30 July 2011

逃脫了,豐盛的空虛

我奔跑著,跳躍著

只是爲了熟悉逃脫的技巧

我微笑了,快樂了

原來只是一場豐盛的空虛









不是一定要用悲傷來寫序,不是一定要用傷感來佈置部落格,不是一定要用悲觀來完整心情敘述,不是一定要用哀傷來填滿氣氛,不是一定用低落來蔓延情緒。這些都不是一定要的,而是想在間接的朦朧之間,表達自己的文字風格。感傷可以讓心情迅速飽和,快速沸騰。

在七月頭有所感悟,因為那是下半年的全新開始。也是我實習生活的一個月。我還來不及向早上的太陽 say hi, 夜晚的月光就已投射著下一個路口。而如今也是七月的月尾,“ 時間 ” 變成了生活最美的主題。在光與暗之間穿梭,在快與慢之間猶豫,在外與內之間徘徊,在對與錯之間不安,在樂與哀之間重複。

我極其熱愛沉澱。那是一種遠距離的眺望,亦是近距離的察覺。我們不能控制時間的速度,也不能預測它能帶給我們多大的轉變,所以選擇了在咖啡館里安靜地沉澱,來消化著,流動著的時間。看見了時光流逝的速度,猶如樂譜上的音符,時而激情澎湃,時而低落沉穩。而我只是想當一個休止符,不為誰而歌唱,只是歌頌著安靜的美麗。

再次地接近酒。沒有任何刻意的安排,只是跟隨著心情的邂逅。這是很大的心情慰問。原來整齊,只是世界的一部份。酒能讓我們瞭解,另外被隱藏的一些事。酒讓我們記得了一些事,同時也遺忘了一些事,它擴大了某種思緒,也同時朦朧著某種心境。

對於 “ 購買 ”,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。它讓我們獲得了一些,也同時失去了一些。每一天,都是百感交集。處於著這忽冷忽熱的城市,居民也變得善變起來。我們都不再是,原來的我們。

是的,逃脫了豐盛的空虛之後,我們都不再是原來的我們。

Saturday 23 July 2011

既是空,亦是白

暫時保留著一片空白

卻永遠保持著一份潔白











最近語言開始失去了邏輯,生活也少了編輯,我突然再也寫不出,從前的感覺。

我依然堅持悲傷,只是不再感性。我沒有了寫作的慾望,也沒有了創作的渴望。與電腦螢幕的對望,只是會帶來深層的失望。想要讓部落格留白,因為那也是一種心情,那既是一種無限,亦是一種缺陷。

文字之間,只是脆弱地連接著彼此,彷佛還想表達某些心事。鴉雀無聲的喧囂,淩亂不堪的整齊,天馬心空的保守,天長地久的短暫與曇花一現的永恆。這些詞不達意的文字心情,真的讓讀者與我,有模擬兩可的清晰,也有井然有序的模糊。我們都只能不知所措地,在矛盾的思緒里一起進退兩難。

我暫時性地,宣告自己,平靜地崩潰。那即是小題大做,亦是言之有理。家裡空間的有限,容納著有限的身體,網絡世界里的無限,放任著無限的心情。那即是一種捆綁,亦是一種自由。

我在平靜的世界里呐喊,在緩慢的馬路上飛馳,在空白的紙業上填滿,在快樂的世界里傷感。在矛盾的世界里,自得其樂。

其實這篇滿滿的文字,寫的只是一片空白。我似乎明白了空白,卻對白色的情感無動於衷。不要嘗試解釋空白,因為它既是空,亦是白。

Wednesday 20 July 2011

輕輕地轉,重重地變

輕輕地轉

就離開了地面

重重地變

就到達了彼岸










交通燈所帶來的轉變,不只是顏色,而是速度

日曆所帶來的轉變,不只是數字,而是歲月

facebook 所帶來的轉變 ,不只是文字,而是心情

電影所帶來的轉變,不只是鏡頭,而是故事

月亮所帶來的轉變,不只是陰晴圓缺,而是悲歡離合

Sunday 17 July 2011

用安靜來調配一座城市的喧嚣

我喜歡休止符
它代表了靜止
休息,呼吸
然後重新再開始
休止符不是結束


~劉若英《我的不完美》
















是休止符的安靜讓人聯想到無與倫比的美麗?

還是美麗的休止符讓人不知不覺地安靜?



沒有聽眾,也是會有音樂的蹤影。沒有讀者,也是會有文字的背影。沒有觀眾,也是會有電影的縮影。沒有戀人,也是會有愛情的倒影。

我們都習慣用 3 分鐘來煮一碗快速面,也逐漸開始用 3 分鐘來感受 eumora bar 所帶給我們的臉部護理,可是到底醞釀一篇 blog 需要多少的時間?會不會剛剛好,就是一個情人離開的時間。

剛剛蘇醒的城市,裝滿了太多居民的吵雜聲,卻遺失了城市自己的聲音。我們唯有不斷地在一杯溫度剛剛好的咖啡里,找回屬於自己的一份安靜。在一片寂靜里,尋找共鳴。

有太多的時候,閉上雙眼,就看見清醒,閉上雙耳,卻聽見喧囂。

真的累了。所以選擇了用安靜來調配一座城市的喧囂。我們不對抗它,只是安靜地協調。





Saturday 16 July 2011

感激與感恩

為愛情付出
為活著而忙碌
爲什麽而辛苦
我自己記錄


~孫燕姿《我要的幸福》







在千變萬化里,明白了無常。有很多話想說,卻總是欲言又止,有很多字想寫,卻總是字句懸空。劉若英在她的《我的不完美》里寫道:“ 我沒有停止過寫字,不管以何種形式 ”。我嚮往著伊能靜《靈魂的自由》里的整體感覺,那一種 “又開始讀書,吃飯,感受世界 ”的寫意生活,喜歡書中的那一句 “ 我盲從于愛的文字,亦是愛的文盲 ”。 每一天都在依靠著文字來治療自己。我說謊了,因為我其實都離不開書,沒有戒指在手指,卻已註定終身相伴。我喜歡我的實習生活,我喜歡我最近的每一部份的生活。明白自己要先笑,鏡子里的自己才會笑。感恩我的家人,感激我的親朋戚友,感激我的老闆,感激永遠不會離開我的書堆。

當我感激與感恩,世界就會有一點誇張的美好。

Wednesday 13 July 2011

睡掉了白昼,却清醒了深夜

我找不到清醒的理由,

又找不到熟睡的方式。













現在是凌晨三點鐘,在床上轉側難眠時,無聊地分析了睡的幾種狀態:很遲睡,很想睡,很好睡,不能睡與無法睡。但依然不知道怎樣才能遠離清醒,進入夢鄉。我閉上雙眼,卻看見了清醒。

現在的失眠,到底是現實里的一場夢,還是夢裡的一場現實?

我希冀能不知不覺中地睡去,後知後覺地醒來。但隔日清晨的鬧鐘聲,總是會殘忍地會劃破了寂靜,帶來現實的一切。我在白天與夜晚之間,進退兩難,差一點就,不知所措。

不如就,不如就,享受失眠。

Tuesday 12 July 2011

離開了書

只是離開,並不是離別;

只是分居,並不是分開;

只是放開,並不是放棄;

只是舍弃,并不是舍得。








喜歡一樣人事物,不需要任何一種理由,離開它,卻有 n 種的藉口。書本,是一份美麗的空談;目錄,是一份別人的總結;文字,都只是別人的心情。讀完了孫子兵法,不代表就能在戰場上呼風喚雨。隔著魚缸欣賞魚群,並不能瞭解魚兒的心情。盡信書,不如無書。紙上談兵,就像是描繪了一座高樓大廈,卻在最後清醒的時分,發現它只是一座海市蜃樓。時間的流逝依然會帶來內部的成長,我們都不再一廂情願的幻想,而是開始了分秒必爭的實踐。書本不再是一種主題,而是一種點綴。雖然離開了書本,語言就會無味,而一日不見,總是如三秋兮,但愛書人離開了書,必定有他流浪的原因,不知不覺中在過程中,透明化了這一份,歡樂無窮的痛徹心扉。我不願只是當一名思考者,而是要成為一名行動者。

我離開了書,走進了現實的生活。而離開,是爲了回來。

Sunday 10 July 2011

Shakespeare said

.









To be , or not to be,

that's the question











Friday 8 July 2011

I love what I do









過於興奮,卻沒有尋覓解藥。

過於期待,卻沒有用心療養。

過於瘋狂,卻無法抽空平靜。

過於幻想,卻無法立即痊愈。











過於熱愛,不知不覺中,就病入膏亡,對於自己的理想,高溫不退。

想。簡單













簡約是最高層次的複雜。

~ Leonardo da Vinci











最近才明白,簡單, 就是一種快乐

獨自品嘗建築師 Mies Van der Rohe 的那一句經典對白:“ Less is More ”

Wednesday 6 July 2011

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


飞翔时,会想念陆地。

Saturday 2 July 2011

他們說

Blog 里的改變



李欣頻: “  旅行,是一種生命分配的藝術  ” 。時間分配本身就是一種藝術。在這漫長的假期里,我看不見理想的盡頭。當時間脫離了規劃,我們就會被搖擺不停的時間淹沒。原來生活是真的需要目標,需要改變。在李欣頻的《變局創意學》里表示《商業週刊》已經問調出台灣有 94.3% 的人認為自己需要改變,如果我從今天起開始改變,全台灣有 94.3% 的人也同時改變,那我們將有一個截然不同的未來。今天已是7月2日,是 2011 年下半年一個全新的開始。我開始了我室內設計的實習生活,生活又有了另一層的轉變。時間的用途,原來是用來改變思維。改變,不是因為喜新厭舊,也不是爲了製造潮流,更不是爲了迎接驚喜;改變,只是純粹地考驗自己,到底有多大的蛻變空間。21歲的我,更加地堅信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。you are what you read, you are what you wear, you are what you say, you are what you think. 不管我们信不信《秘密》,它都一样在运作。不管我们相不相信現實的數據,它们都会在未来得到一份证明。最近最大最大的一份领悟,是突然顿悟了奥修的一句话: “  一个准备失去的人将会得到,而一个抓住的人将会失去每一样东西。 ”  我們接受了改變,也放空了自己,只爲了下一次的裝滿。



人群里的自己


奧修說: “  每個人生下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但他逐漸長大成人以後,慢慢就變成了一群人的集合體。 ”  如果用著同一種方式活著,我們將會嚴重地失去自己。生活中總是有太多不能承受的輕。朋友說: “  我一直很想做個更好的自己,後來我發現,只有在我一個人獨處的時候,我才是真正的我。 ”  當自己的感官放置太久,沒有靈感的挑逗,沒有思想的沉澱,沒有文學的渲染,沒有咖啡的芳香,自己就會太容易生銹,變成了有生命卻沒有情感的行尸走肉。過多的對白與看法,彰顯了獨立思考的重要。有時候人群很多,但交流不曾發生。榮格認為,真正的美,其實是一種消失。不如適當時就讓自己脫離人群吧。消失,是爲了下一次的出現。



城市里的馬路


車子,總是讓所有現實的距離都消失了。我與你之間,存在的,不是距離,而是速度。最近在馬路上,總是習慣了流浪。開始覺得,在馬路上,其實是一種懸空的感覺。自己既離開了 A 地,卻未到達 B 地,在馬路中間,既不屬於A 地,也不屬於 B 地。就如王信智《市內光》所說的: “ 我們都不適合流浪,卻像個旅人。”  駕車,不是爲了轉換風景,而是爲了更換視野。我們都必須用感性來包裝著過於理性的城市,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極度需要一種理由,自得其樂,自娛娛人。城市的每一個角落,都有文學發生的可能。駕車在城市裡原地流浪,也能頓悟,旅行是一種藝術。我們不能移動城市,所以用車子來移動自己,我們不能到達未來,所以我們只能奔向遠方。我戒掉了速度。



夜深里的思念


柏拉圖: “ 地球萬事萬物,在天堂都有理想的版本,其重要性不在於它們是否真實存在,而是在於我們無暇的追求。 ”  浪漫不管是否存在,令人感動的,是我們曾經無條件地去追求。夜晚變了樣,思念也變了樣。幻想已經被自己謹慎處理,思念開始被自己小心計算。那堆布满灰尘的爱情小说,透漏了难以描述的心事。它们曾经是没有爱情时的调剂品,现在只是回忆里的装饰品。我们都明白,装饰品会带给我们美丽,但不会提供我们用途。爱情是否是奢侈品?只有當你正式开始消费情感,你就会有所领悟。曾幾何時,我已开始不会形容什麽是思念,或许在夜深時思念對方比较安全,因为漆黑一片,没有人会看得清楚。不如就讓愛情,在夜闌人靜的時候,一起沉睡。



文字里的幻想



《市內光》:“  一個作家與一個打字員的差別,發生在錯亂的配置順序后,沒有了原來的包袱,更加有趣  ”   把文字的順序安排好來,它就會變成詩集,永駐於世,像極了室內設計的特性,把家私規劃好來,就可以是一份個人經典。eleven 說: “  寫 blog,也需要一種堅持  ”  我們都堅持著文字的創作,帶給讀者純文字的渲染。我們都堅持著閱讀,以昇華讀者的閱讀體驗。如果不讀書,就會逐漸忘記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的意境。創造者每一天都在用自己飢渴的感覺來維持生活,只有繼續呼吸,才有不斷創造的可能。文字是我永遠都戒不掉的味道。是形容詞,美化了世界。《旅行的藝術》: “  如果我們沉浸在詩情畫意的描述,就很容易忘記自我。 ” 以前覺得風景醞釀了文字,現在覺得文字本身就是一種風景!



藝術里的覺醒


昨天去了 kl convention centre 的傢俱展覽,那樣氣氛的燻陶,把自己沉浸了進去。蘇醒了,所有沉睡已久的感官。設計,是創作者生活的一部份,無法抽離,也不能補貼。蔣勳《感覺十書》: “ 一首樂曲、一首詩、一部小說、一齣戲劇、一張畫,像是不斷剝開的洋蔥,一層一層打開我們的視覺、聽覺,打開我們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的全部感官記憶,打開我們里全部的心靈經驗。”  開始深刻明白了,有時候,離開,是一種到達。明白了簡單卻深奧的哲理:“  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看山又是山,看水又是水。” 藝術與心靈之間互相的交織與纏綿,拉扯著人們的情感世界。水中的漣漪,不曾平靜。最後最後,就像蘇東波所寫的句子: “  回首向來蕭瑟處,也無風雨也無晴。 ”   即使有風雨,那也是另一種心情里的領悟,意境里的禪悟 :“ 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卻有晴  ”。我們都不擅長藝術,卻不知不覺地變成了藝術的一部份。


商學里的燻陶


朋友说: storytelling 另一个不好聽的說法,是 “ 包裝 ”。逐漸領悟商業味無處不在,我們都無處可逃。我們都是愛故事的人,靠著故事來維持自己的生活,去電影院看電影,只爲了喂飽自己的想像。無法逃跑商學,只好面對。那是世界中的另一個世界,感覺里的另一種感覺。那些道聼塗説的未來,真的要自己去驗證。居安思危,才能高枕無憂。奧修在《勇氣》里說:“ 別說是不確定,叫它 “ 驚奇 ” ;別說不安全,叫它是 “ 自由 ” ;隨時隨地處於不確定之中就是勇敢,隨時隨地保持在不確定之中就叫信任。在完全的自由當中,一切的可能都是敞開的,沒有什麽是固定的。保持警覺,你沒有別條路可以走。” 如果 “ 創作 ” 這個字很沉重,我們就稱它為 “ 玩耍 ” ;相同的,如果 “ 商業 ” 這個字很遙遠,我們就稱它為 “ 交易 ” 。賺錢不是在商業里唯一的主題。要提高自己對金錢的敏感度,去體驗金錢的流動方向,與去感受人們達成協議時的和諧畫面。喜歡那樣的一句話《寶瓶同謀》 “ 生命一旦成為了過程,贏和輸、成功和失敗就沒有分別了 ” 有些人,只是靜靜地被歲月改變,而有些人,卻很大膽地,想改變歲月。

若不記下,我甚至不能曉得,它們已經經過我了。 ~syn《念頭》